申请人背景:本科四川大学,U.Washington交换留学(一年半)
GPA 3.91(美国),国内平均分90,专业生物技术(排名 3/58);
G: 510+800+3.5 T: 100
推荐信:国内导师,两个美国实验室老板,一个美国研究生课教授~
实验:大一大二在有机合成和分子克隆实验室各呆过一年,参与过两个国家创新实验,一篇二作中文核心;
大三大四参与了美国老板的五个项目,在一个国际肿瘤会议上讲poster,和在交换学校的本科生科研论坛上presentation,有一篇Cell Cycle的五作;
OFFER: Cornell (Weill)-BCMB program; Duke-CMB; Northwestern-ibis; U.Washington-MCB; Albeit Einstein Medical College; U.Southern California-PIBBS; SUNY Stony Brook-MCB;
申请流程:
大一大二----侧重基础课学习,提升GPA,考TOFEL,早进实验室动手项目;
大三----侧重lab research,多参与项目,发文章,争取各种会议和交流展示机会,确定推荐信人选;
大四----考10G,选校,写PS,CV,陶瓷,面试
总结:
1,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,在申请phd过程中审核委员会最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有充分研究背景、动手能力强、学习接受能力强、学术沟通能力强的申请者。所以要努力打造自己以上方面的核心竞争力。
2,关注生物研究发展的最新动态,多读nature,science,cell上面的文章,了解一些hot topics (如small RNAs, epigenetics, cancer stem cells, iPSCs...), 有机会尽可能地参加一些学术讲座(seminars), 找到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,了解这些领域的牛人牛lab,通过email甚至登门拜访等方式让自己离牛人们更近一些。
3,GPA和G,T 对于国际学生冲击名校还是很重要的,很多名校对这些数字都有一个刷人的阈值(threshold G1300, T100左右),对于超过阈值的同学,没有必要对分数精益求精,这是帮助你通过第一关的,接下来的精力应放在research, letters, PS上面。
4,推荐信的人选问题:中国的教授(越牛越好);国外的教授(越熟悉你的越好);
5,学会包装自己的申请材料,PS的作用体现在此。PS要脱离陈旧幼稚的“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热爱科学的孩子”这类开头,学会用事实说话,带着 exciting的语气把自己的research experience娓娓道来,展现给审核委员会一个成熟自信、对研究充满激情的形象。PS争取自己写,因为只有你最了解自己,再找别人帮忙改改。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,我准备了500字和1000字的两篇一短一长的PS。
6,选校定位很重要。根据自己的申请条件,参考一些留学咨询、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和在美国读phd的中国学生们的意见,有梯度地选择学校,比较推荐的申请数目为10所左右。
7,关于套磁:不同学校不同项目,陶瓷的意义有所不同。我申请的都是biological science大类的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,第一年在三个实验室做rotation,招学生都不是哪一个老板说了算。不过即便是陶瓷对你拿offer没有直接的帮助,跟你中意的 program里的教授发信讨论一下学术问题,表达你对他研究方向的兴趣也是有好处的,可以写到你的PS里,在你面试过程中告诉委员会,说明你积极热爱他家program。
8,关于面试:归纳起来都是先让你介绍实验经历(他会问你问题),他再说说他的实验项目(他会期待你也问他问题,一是表示你对他的实验感兴趣,二是表明你头脑灵活),零碎问答时间(他可能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个program或今后的职业发展,还会问你,你还有什么问题吗)。
编辑:Sisly